新闻中心> 黑色荒山向绿色产业转型,北京房山千年矿山变生态景区
黑色荒山向绿色产业转型,北京房山千年矿山变生态景区
发布:世界石材网 www.world-stone.com [ 发布时间 : 2020-12-14 ]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更多

当建设绿色矿山的行动全面开展时,作为首都的北京在绿色建设上更是不容落后。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矿区位于北京西南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拓展区,由于开历史较长区域内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采空塌陷等问题较为突出,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野生动植物物种急剧减少,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和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随后,根据北京市确定的“生态修复、生态涵养”的区域功能定位,自2006年至2010年期间,史家营乡用5年时间,将全乡范围内的142座矿山全部关闭,彻底结束了当地上千年的煤炭开采史。从2010年开始,取“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对曹家坊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并引入市场主体发展生态产业,经多年持续努力,当地矿区修复面积达2900多亩,同时昔日的废弃矿山已蝶变为“绿水青山蓝天、京西花上人间”的百瑞谷景区,形成了“生态+旅游(民宿)”“生态+文化”等多种业态共同发展的模式,真正实现了黑色产业“退场”绿色产业“接棒”的转型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两山”理念,也为类似地区通过矿区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有益借鉴。

 



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明晰产权,激发市场主体修复生态和发展产业的动力。为更好推动当地矿山修复及保护,利用原有荒山、矿业用地、林地等发展替代产业,调动市场积极性,在2011年,曹家坊村根据70年的承包期,将矿区所在的后沟区域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统一转给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的北京百瑞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实现矿区修复项目建设权、林地经营权、产业项目开发权的“三权合一”。通过明晰产权、明确修复范围和厘清收益归属,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投资修复的动力,达到满意结果。

二是采取“地形地貌整治+植被恢复”模式,科学开展矿区生态修复
。以生态安全为前提,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在矿区内开展客土回填矿坑、边坡修复、鱼鳞坑围堰等生态修复措施,修建了4000多米的行洪渠,确保生态修复区域的安全。注重水环境修复,通过水土保持、自然净化等措施,区域内泉水日渐充沛,恢复了山泉、河水自然流淌的自然环境。重视植被恢复,在矿区种植多种树种,在边坡地带种植草皮,使原来满目疮痍的矿山区域逐步复绿,推动替代产业和沟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发展生态型产业,显化绿水青山的综合效益。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结合修复成果,积极探索当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形地势、历史文化、矿业文化等,发掘抗日红色文化,建设北京百瑞谷景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传统采矿业向现代绿色生态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在9年时间里,北京百瑞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投资3.5亿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此外,北京百瑞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启动编制生态景区带动民宿发展方案,积极联合周边村民发展民宿产业,促使每家每户在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同时,共享生态产品红利,让当地民众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实现的成效有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生态产品的数量,提升了生态产品的质量
。纵观整个曹家坊矿区,其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46.9%提高到2019年的69.6%,林木绿化率由2009年的61.8%提高到2019年的89.4%,草地增加3.21万平方米。多年断流的山泉2015年恢复自流,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Ⅱ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2019年达到“全年全部优良”。促使矿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得以增加,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良好生态和相关产品。

二是推进绿色生态、红色资源与生态产业的相得益彰,畅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
。百瑞谷景区设置了矿山修复区、矿业遗迹展示区、自乡村民俗旅游区等多个功能分区;山脚下利用废弃厂房改造的百瑞谷饭店;将毗邻矿区的萧克将军作战指挥所旧址等也发展为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三是促进了村民增收和乡村产业转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凸显。伴随矿区生态改善,周边村庄从大多以煤为生转变为依靠生态旅游展开多种经营模式,形成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产业方面也基本实现了绿色转型调整。

立足生态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的观念,北京房山昔日矿山通过全力修复改善,如今重归绿水青山之态,也顺势成为金山银山,是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的成果展现。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证实,仅供您参考...




关注世界石材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