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黎铿:展现非凡的制砚技艺
黎铿:展现非凡的制砚技艺
[ 发布时间 : 2008-6-11 10:01:59 ]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更多

  黎铿,生于1945年,著名端砚工艺家。从事端砚雕刻设计40多年,他的作品“百鸟鸣春砚”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星湖春晓砚”获得原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七星迎珠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中华九龙宝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被人民大会堂珍藏;“七星岩古今名刻砚”获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黎铿曾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1988年4月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铿,意思是响亮的声音。恰好和我雕刻石头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一样。父母为我取黎铿这个名字很有先见之明,我这一生都是在和我钟爱的砚石打交道。”黎铿风趣地概括他40多年的端砚创作生涯。

  到肇庆那天,一场暴雨刚刚过去,黎铿爽朗的笑冲淡了空气里的一丝凉意。看得出,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踏着清晨的露水,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到了他位于一个小区里的“展览厅”。推开“展览厅”的门,眼前整齐地摆放着几十方雕琢细致、图案精美的端砚,让人仿佛闻到了笔墨书香。因为家里没有足够的空间,黎铿特地租了这间房来摆放他的作品。

  我伸手去抓其中一块黑色砚台上放着的十来颗金黄色的花生,一拿才知道花生是用砚石雕刻成的,很硬。黎铿在一旁哈哈大笑,他巧妙利用石材形状和颜色的差异,在砚台上雕出了一把花生,惟妙惟肖。

  细细观赏,整个屋子里的端砚个个精妙:绿端石刻出的荔枝像真的一样,让人垂涎欲滴;“惟有牡丹真国色砚”上几朵浮雕的牡丹花,开合有度,花心被零星的“石眼”点缀,居于圆形砚堂的左侧,更有鸟儿在丛中嬉戏,好不生动;“端溪明月知音砚”上山峦棱角分明,亭台楼阁清晰真切,树枝错落有致,云雾飘逸流畅……

  要把一块顽石雕至如此,该有着怎样高超的技艺和浪漫的心境?

  结识端砚

  上山方知采石难

  17岁那年,为了分担家庭负担,黎铿进入当时的肇庆市工艺厂当采石工。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他吃住在山里,和砚石坑洞里的石工一起,拿起采石工具斧凿刀挖,学会区分各种砚石形成的层次结构,弄懂优质石种的分布位置。黎铿至今仍然感念这段经历,正是那段艰苦的磨炼,让他知道了采石难,使他在日后的创作中,倍加珍惜砚石,“这些石头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不用心设计、雕刻,就辜负了大自然的恩赐。”黎铿说。

  我想去看看他当年采石的地方,黎铿爽快地答应了,他说自己很久没去了,也很想念那里。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们从西江岸边的后沥村,坐渡船横穿羚羊峡,一江绿水映着青山,江面上飘着薄薄的水雾,偶尔会有过往的船只在朦胧中若隐若现。原来砚石产在这样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难怪大师许久不来会想念。下了船,踩着泥泞上山坡,前几日的暴雨使得部分山体塌陷,我们只好绕道来到斧柯山下。这一带是盛产砚石的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坑等名坑所在地。

  “这水下就是老坑的入口了。”黎铿指着山路边一潭碧水说,“政府为了保护濒临绝迹的老坑砚石,已经将这洞口封住,不允许开采了。”他还告诉我,再往上约200米就是坑仔岩,从老坑的右边一直上山,两个小时就是麻子坑,再不断翻几个山头,就是梅花坑和绿端的产地斧柯东了。

  “这里的水质孕育出了温润细腻的端砚石。雕刻出的砚台呵气能研墨,磨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黎铿颇为得意地说,这些石头开采起来需要丰富的经验,因为端砚石大多不抗震,所以开采以手工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开采中,如果看不清石壁,看不准石脉,就会浪费好砚材。

  这一带的山虽然不高,但是坡陡。“以前我们采石时在山上住,我下山来挑水吃,一个来回要走4个小时,每天2个来回。因为山陡,路上就没有歇脚的地方,如果停下来,一不小心就会把水洒了,还要重头来过。但那时并不觉得苦,一想到那些石头会变成精美的端砚,就浑身都是劲。”黎铿边走边说,脸上浮现着幸福的微笑。

  不知不觉已到山中,我们在端溪水边的客家村落旁坐下休息。黎铿望着幽绿色的流水,沉浸在回忆中。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刚学采石时的轶事、教他认石的工人们和给过他帮助的村民们。他指着掩映在树林里的一户人家告诉我:“他们是这里最早的人家了,那个时候这里的村落还没有形成,就只有这一户姓张的人家,以前路不通,我搬运石头夜晚回不去就在他家里落脚,他们给我很多帮助,待我很好。”黎铿的话里充满了感激。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艰苦的锤炼让他学到了如何分析石脉,辨别优劣,鉴定石性。黎铿进步很快,被厂里技艺高超的罗星培老师收为徒弟,从此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制砚学习。www.world-stone.com

  那时黎铿白天给师父打下手,晚上查阅、学习各种有关端砚的书籍、资料,摘抄了许多笔记。为了学得好一点,得到师父的称赞,他经常周末也在厂里仔细揣摩师父的作品,研究各种刀法。他的勤奋还换来了同厂一位姑娘的青睐,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傅玉贞,他们因砚结缘的故事一度传为佳话。

  半生历练

  有工有艺琢好砚www.world-stone.com

  砚的制作过程很复杂,对于我这个外行,黎铿讲起来非常耐心。他告诉我,采石、维料、设计、雕刻、磨光等各个环节都有做不完的文章,其中,设计和雕刻最难,也最为关键。端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于一体,将砚台制成艺术品。

  端砚的雕刻要求艺人先要根据石质认真构思,然后开始“凿大坯”,再在砚坯上设计,然后用大刻刀粗凿,用细刀精刻,刻完后要用铲刀铲滑,铲滑是将凿口刮平,让其起伏分明,线条清晰,玲珑浮凸,一目了然。端砚雕刻的手法主要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刻等,刻出的图案要求层次分明,高低错落。

  “大胆下刀,小心收拾”是黎铿的雕刻心法。他雕刻用的工具全部是自己打造的,20多个大小不一、或圆或尖的小刻刀,都是他根据自己雕刻的需要磨成的。www.world-stone.com

  为了更加熟悉人物和动物的感觉,黎铿特地从佛山找来陶土,用捏泥巴的方式来演练形体的表现力,不断观察、分析。“横一下,竖两下,看,脑门颧骨就都出来了”黎铿在家里的阳台上拿起一块泥巴,三两下就捏出了一个人的头像,轮廓清晰,神态逼真。

  “所谓工艺,是既有工又有艺的。刻砚不是只会雕刻就行,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对历史传统非常了解。”黎铿炉火纯青的砚艺背后,着实有一番故事。最先开始学雕刻时,他最喜欢雕的是植物,如树木花草什么的,雕刻动物就不擅长了。有一次他花几天的时间雕刻了一只壁虎,师傅看了哈哈大笑,说像是药店里卖的晒干了的,毫无生气。“师傅在那只壁虎上做了些修改,果然就活起来了。”师傅告诉他,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创作出精品。从此他开始观察各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

  1971年,黎铿得到了一个机会:去广州参加广东省工艺美术培训班。那三个月成了他端砚事业的转折点。“民间的艺术往往没有系统的理论,能跟很多名家在一起向他们学艺、被他们手把手地指导,是极难得的机会,我很珍惜,很用心。”

  黎铿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培训班上的情景:“那时,一个班30个同学,老师给很多学生的点评都是"优秀",而我得到的是"一般",老师说我的美术功底太差,对素描几乎不懂。当时很受触动。”课余,教素描的老师朱适存告诉他,这个阶段是最艰苦的,如果打退堂鼓,今后可能就要改行了,如能突破素描这一关,以后的路就好走了。他听了老师的话。到现在,黎铿除了每天必须练的书法之外,还要画素描,让自己的手和脑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以前只知道单纯雕刻,龙就是龙,凤就是凤,不过多地考虑画面背后的深刻内涵,那次培训后,我知道了搞创作应该懂得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历史传统。”黎铿说。让他更为印象深刻的是,朱适存对他说,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艺术创作要不断地突破创新。这句话让黎铿对技艺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深刻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道路。

  大胆创新

  形式题材巧设计

  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保护。“端砚的创作要有时代的痕迹,如果现在的砚都和过去的一样,那端砚文化就没有进步了。”黎铿说,传统的端砚都是刻一些龙凤图案或者瓜瓜果果,都是针对实用性而设计的,而现代端砚文化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应该结合市场,有所创新,表现出一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主旋律,这更能增加端砚欣赏和收藏的价值。

  黎铿说,构思是端砚制作的灵魂,也是最艰苦的过程。1978年,厂里采集到了一块“麻子坑”砚石,石中有7颗晶莹可爱的石眼,还有状如湖水荡漾的珍贵石品花纹“荡”和“鱼脑冻”、“玫瑰紫”等,黎铿翻了一本又一本参考资料,画了一幅又一幅设计图纸,都不理想。实在想不下去了,他就干脆利用休息时间到七星岩散心。那是他经常去写生的地方,站在岩中心区环视,他被眼前的美丽风光所吸引,忽然来了灵感:为什么不把七星岩风光移到砚上?那时,还没有人试过把肇庆本地的风景刻在端砚上,但是黎铿决定创新一把。很快,他就大胆地尝试了:把“荡”作砚堂,池中雕上星岩五龙亭;周围岩峰凸现,连绵起伏。这方砚取名为“星湖春晓”,它将七星岩风光“缩龙成寸”,开拓了把肇庆风光名胜融入端砚艺术的先河,当年获得了原轻工业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

  黎铿没有书房,也没有专属的创作场地。“家里到处都是他创作的地方,在楼梯上练书法,把收起来的圆桌打开就开始画画都是常有的事。”老伴傅玉贞说,“以前条件艰苦,随时随地都可以设计雕刻,所以他不讲究创作条件,为了构思一幅画面,他随时随地地画呀刻呀。”

  有一年,厂里采了一块大型优质的宋坑砚石,厂领导把它交给黎铿设计、雕刻。那个年代的氛围触发了黎铿的艺术灵感,他按照“欣欣向荣”的主题进行设计,可师傅想让他雕一幅“百鸟归巢”图,他思前想后,总觉得不能很好地表现心中的主题,于是提出改为“百鸟鸣春”。他运用各种技法将砚石中的珍贵石品“火捺”雕成太阳,大砚的四周雕上翠竹、青松、鲜花,然后再雕刻成百只或飞或立或鸣、形态各异的雀鸟,营造“鸟语花香”的艺术意境,令整方砚台充满生机。为了保证能成功雕出100只鸟,图纸上设计了103只鸟,以防雕坏,后来103只鸟竟然全部雕成功了。“百鸟鸣春砚”因时构思、因石构图、因材施艺,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全国美术展览会陈列时,好评如潮。于是,它作为“国宝”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那年,黎铿27岁。

  让黎铿颇为自豪的作品是他1997年为香港回归而创作的一方“七星迎珠砚”。这个设计是颇费了心思的,由于经常到星湖、鼎湖等景点写生,黎铿对肇庆的山水美景印象很深,他把“七星岩”的景观和“九龙图”配合起来,刚好暗合九七回归之意。黎铿指着这方砚的照片说:“香港有东方明珠之美誉,这方端砚的砚堂是圆形的。圆既可比喻"珠",又可看成"月",这圆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现东方明珠大放光芒;二是香港回归,如同离别多年的孩子回到母亲怀抱,合家团圆。”

  黎铿认为,“创意”是制砚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前些日子,他的一件作品“中华九龙砚”在拍卖会中拍得了200万元的价格。别人都为高价称奇,黎铿最高兴的却不是这个价格,“作为一个民间艺人,我最大的快乐是别人欣赏我的创意。”

  悉心传授

  带好徒弟为明天

  在肇庆市区的大街小巷,能看到很多卖端砚艺术品的商店,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认识和熟悉端砚,“让端砚文化越来越繁荣,就必须有一批优秀的接班人。”对于传承,黎铿思考了很多。他思考怎样因材施艺地带好每个学生,也思考端砚文化的发展应该走一条什么道路。

  黎铿的徒弟中,有十几个技艺已经非常娴熟了,他们有的自己开起了端砚厂,有的办起了端砚雕刻的工坊,黎铿也经常到徒弟们那里看看他们最近有些什么佳作。关红惠就是一个。

  “除了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教给我们最多的是对待艺术的态度。”关红惠放下手中正在雕刻的砚石,认真地说。她17岁师从黎铿,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关红惠说,老师教导她的12字口诀“形要准,胆要大,手要狠,心要细”,现在成了她创作端砚的座右铭。

  关红惠印象很深的是老师为了让她把“龙”雕刻得活灵活现而用泥巴捏给她看的事,生活中没有真的龙可以观察,黎铿就用泥巴捏出龙的特点:牛头、马脸、蛇身、鹰爪,让关红惠把龙舞动的样子深深记在脑子里,这样刻出来的龙才有立体感,生动饱满。

  “跟着老师学艺,他从没有直接批评过我们,他会启发我们,让我们自己去领悟怎么做会更好,下次才能真正掌握这种技能。”关红惠回忆说,“我以前雕不好金鱼,但他也不直接告诉我该怎么雕,只是说,金鱼眼睛不够有神,尾巴不够灵动,让我去街上卖金鱼的地方多看看,自己记牢它们游泳的样子。”她就照着老师的话自己琢磨,有了很多心得。后来,关红惠在同行中,果真以雕刻金鱼真切而闻名了。

  在对端砚文化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的同时,黎铿也有一丝忧虑。人才是端砚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撑。他说,现在从事端砚制作的人非常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基础人才多而精尖人才少。

  “一个端砚制作的高手,应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文学、历史、美术、雕刻缺一不可,还要了解市场和时代的需求,懂得创新。”黎铿说。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端砚制作,有很多优势,他们的文化知识比我们那时候扎实一些,见识也广,接受能力强,但是他们还要加强毅力、勤奋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黎铿说,因为这些年国家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端砚收藏也越来越热。黎铿认为,端砚产业在从产品消费到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是有着很大发展空间的,应该不断创新,把最有时代特征的东西纳入砚中,这需要一代代能工巧匠潜心挖掘。

  黎铿经常动员徒弟和员工走出去,和别人交流,向同行、其他行业的人们学习。“每年举办的文房四宝博览会等各种大型的文化盛会,都是学习和长进的好机会。”他这样告诉弟子们。黎铿经常鼓励学生们深入生活,深刻地体验生活。

  有空的时候,黎铿自己也经常和其他行业的大师交流、切磋,虽然从事的艺别不同,但是艺术具有共通性,他们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我们都有着一样的目标,就是在继承中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在创新中进步。”

  喜怒哀乐都是生活中的美妙色彩,关键是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现在的黎铿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锻炼头脑,他想让自己有更多的力气去创作端砚,更想把这种积极的心态传递给充满希望的新一代端砚艺人。

(责任编辑: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证实,仅供您参考...